漁民文化博物館
項目顧問介紹

項目顧問介紹

建設「香港築地」,是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會長陳志豪現時最大的心願。

 

陳志豪是漁民文化博物館的拍攝顧問。上兩代均為漁民,家族成員人口龐大,有三數十人之多,先後經營過拖船、曬家、收魚船。他是現任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會長,少時住在住家艇,不時要在船上幫助生計,經歷了漁民刻苦幹活的生活實況。那時他便有一種想法,「長大後要揸 Benz 在魚市場返工」,這他在多年前已經兌現了。

 

由住家艇至上岸,陳志豪一直沒有離開過漁業,也沒有離開過香港仔。漁業轉型,陳志豪也在當中不斷求變,除了捕魚,除了曬魷魚,他亦做過打魚蛋,做過魚貨出口辦裝。現時,除了商會事務,他還在魚市場經營海鮮檔,擁有自己的船隊,以另類捕魚方式專在香港水域進行釣捕,批發最新鮮的海鮮。他說,中國漁民是全世界最聰明的漁民,捕魚不是橫衝直撞的,在大海不同地點的海產,要用不同的方法捕撈。

 

現時,還有出海的船主,都像陳志豪這一代,子女有接受良好教育機會,但都不願傳承家族漁業,而當父母的漁民亦不希望子女入行,看是這一代過去,香港漁業便會出現後繼無人的窘境。陳志豪指,一些漁業手藝,如曬家精製的九龍吊片,已經不復有了,曬家船亦只剩下一艘,可以說是碩果僅存。然而,漁業的操作需要優化,需要企業化,創造有利的經營環境,年青人才有興趣入行。這是漁業發展值得思考的方向。

 

到日本旅遊時,他曾專程到香港人喜歡踏足的築地,參考當地運作。他揚言,香港仔魚市場有足夠實力成為香港築地!他自豪地說,香港仔魚市場規模之大,是輸出全香港海鮮魚貨七成的集散地,但却鮮為人知。他由 10 多年前,便開始當義工,充當地區團體籌辦的魚市場導賞團嚮導,他說,前來參觀的人,都很是雀躍,驚嘆香港仔擁有這樣一處引以為傲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