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述歷史專輯

< 返回
曬家精製乾魷魚的餘香
陳偉明

香港仔全盛期,沿湖南街、十五間海旁泊滿漁船和住家艇,漁民就地將剩餘的魚獲曬乾,例如魷魚、鱔魚、馬友、大地魚等。沿岸隨處可見一個個曬架,簡陋地在船上空地架起,成為本地漁民文化一部分。而專門從事生曬魚貨的曬家,更是漁業的重要一環,全盛期香港仔中心對開海面泊滿多艘曬家船,而家傳戶曉的美食 - 九龍吊片,生產地也來自曬家船。

 

現年七十歲的陳偉明當了四十多年曬家工作,可以說是曬製九龍吊片的高手,魷魚、八爪魚、墨魚,在他手上即可成為比海鮮更鮮味的美食。他於 2013年退休,將曬家船賣予同行坤嫂,坤嫂擅長曬製咸鮮魚,較少做乾魷魚,陳偉明可以說是香港最後一位魷魚曬家。隨著他的隱退,製作九龍吊片的手藝也幾近失傳。

 

「曬家」,顧名思義以「曬」為主,從漁民接手魚獲後在曬家艇上進行後期加工的漁家作業。曬家艇是沒有船頭和船尾的船隻,沒有動力,不能航行,需要領取特別的船隻牌照才可在避風塘停泊。曬家艇亦可作為住家艇,由兩層組成,下層船尾部分是休息間,一般會間成睡房,下層船頭部分是工場,設有工作枱,用作去鱗及劏魚等前期工序,上層則作曬棚,沒有船頂的。以往漁民家庭一家大小,工作和生活都在曬家艇上。

 

早於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漁船普遍沒有電力供應,陳偉明回顧曬家人刻苦歲月,長居艇上過無水無電的日子,以煤油燈照明,用火水爐煮食,夏天熾熱,一家人就走上船頂乘涼睡覺,睡到半夜落雨,又匆匆捲起床鋪返回下層。陳偉明指,曬家的日與夜,作息都要看天。天要下雨,無人能擋,只能與時間競賽;天不造美時,未曬夠的魚貨便要靠火水爐烘乾,徹夜不眠看守著,沒有固定睡眠時間。而九龍吊片之所以成為乾魷魚中的極品,是在控制乾度方面要好講究,曬至七成左右便要收起,至於如何量度七成乾度,則全憑曬家豐富經驗判斷,一魷一鬚的美味都是時間累積的結晶。

 

八十年代末期,香港仔曬家行業開始式微。主因乃當時艇家以家庭式經營,隨着上一代年紀漸長,下一代無人接手,曬家人數越來越少,加上本地漁穫減少,曬家搶不到較好的魚產作材料,外國進口的又難以控制質量。所以,陳偉明也認為是隱退的時候了。現時香港仔海旁仍泊有不少曬家艇,但其用途已改變,相信只剩下坤嫂那艘還有製作咸鮮魚,成為碩果僅存的曬家。

 

漁民在七、八十年代陸續上岸,陳偉明一家也獲編派到華富邨,從此告別浮家泛宅的日子。他憶述往日艇上生活,每逢打風最怕船底漏水、怕家當吹走,那份驚恐至今猶有餘悸;現在生活在岸上,只要不出門口打風也不怕了。陳偉明說,全盛期香港仔曬家艇,由田灣沿岸一直泊至深灣那邊。此景雖不在,此情却還在。退休後的陳偉明,每日朝早都會由華富邨,有時坐車,有時渡步,一直前往黃竹坑地鐵站,望著同一個海,緬懷著昔日漁港曬家的社區歷史。